“2010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售了585臺,今年這一數字變成了3200臺。2013年和2014年,將全力推進全新平臺的車型開發,并2014年底批量投放市場。”
說這番話的,是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嚴剛,這里,是2012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現場。
盡管嚴剛并沒有指售價和哪款車相差不大,但一個可以參考的信息是:江淮最為暢銷的愛意為電動車的售價為7.5萬元。就是這款被嚴剛稱為有著三大優點——續航里程增加為200KM、突出安全性能、售價維持在現有水平的車型,或將2014年江淮將推全新平臺新能源車型。
事實上,盡管在過往的幾年里新能源汽車的總體發展趨勢逐漸為人們所接受,但就目前而言,發展仍然困難重重。在江淮打拼了20多年的嚴剛,一方面,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傾注了激情,一方面,也有著清醒的認識。
“當下,新能源車型,純電動車型的成本很高,因為沒有批量生產,大量的研發投入和工程持續投入。如今國家補貼還存在,購買純電動車是超值的,這是解決成本問題的一個辦法。更重要的辦法,就是依靠規模。規模增大了、技術穩定了,成本就會降下來,市場就會火起來。”
在嚴剛看來,即使在技術上有所突破,新能源車型的成本降低,一定要滿足一個條件:產銷達到一定的量。這一數字是多少?嚴剛說:“首先,成本和設計相關,成本的源頭是由設計決定的,所以在于選擇最合適的技術方案。其次成本的分攤在于規模,年產10萬輛。那時候的成本,下降會非常明顯。”可問題是,實現這一目標并非易事,但嚴剛態度很明確:““未來,江淮新能源車型的發展要保持一定的節奏,如果未來國家新能源汽車年產銷50萬輛的目標可以實現,那江淮的銷售目標就一定可以實現。”
“對于新能源的發展,我們一方面渴望,同時恐懼,我們不能讓恐懼融化掉我們的渴望。做新能源,就要把握住方向,堅持下去。”嚴剛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