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機動車尾氣是城市霧霾的“禍首”,淘汰污染嚴重的黃標車已成為各地落實大氣防治行動的實招,目前全國各地正加速“黃標車”淘汰力度。記者調查了解到,盡管部分地區獎罰措施并重、“軟硬”手段兼施,清理黃標車仍遇重重阻力。專家認為,治理黃標車仍需“多管齊下”。
部分地區黃標車清理遇阻
未來幾年,中國有數百萬輛汽車將被淘汰。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全國各地對“黃標車”淘汰主要采取三種措施:一是政府給予一定補貼,鼓勵車主主動提前報廢“黃標車”;二是規定“黃標車”限時限區域行駛,迫使車主盡快淘汰“黃標車”;三是要求車主加裝處理設備,排放檢驗合格后換發“綠標”。
盡管黃標車淘汰工作獲得普遍支持,實際上黃標車車主的熱情并不高,導致部分地方淘汰黃標車推進工作差強人意。此外,部分地區間缺乏聯動協作,黃標車存在異地轉移現象,使得黃標車并沒有真正被淘汰,減排效果未得到有效保證。
據環保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累計淘汰2005年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82.36萬輛,占淘汰任務的70.73%,尚未達到時間進度要求。其中河南、湖南、江西、海南、山東進展緩慢,淘汰完成比例不足60%;山西、陜西、青海、貴州進展嚴重滯后,淘汰完成比例不足50%。
在“卡車之家”論壇上,網名“柳五”的車主說,自己的車想報廢,卻沒有能力買新車,只有繼續把舊車開下去。網名“任宏飛”的車主說,“既然黃標車也要年審,就說明其可以繼續使用,何必勞心傷神搞報廢”。
三大因素致黃標車“淘”而不“汰”
黃標車之所以“淘”而不“汰”,業界人士認為主要有三大因素。
一是淘汰黃標車的補貼“誘惑”有限,與車主預期差距較大,黃標車車主積極主動性差。從全國各地實際情況看,即使一些地方有相關補貼政策,由于補貼的力度小,黃標車車主并不買賬,大量車主仍會偷偷運行或選擇把黃標車當二手車售出處理。
南京市機動車排污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許立峰說,南京市黃標車淘汰補貼方案中,對淘汰的黃標車車主發放15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政府補貼。“這些補貼不足以彌補車主的經濟損失,特別是2005年之后購買的國II車輛,其殘余價值很高。”許立峰說,“加裝一套尾氣后處理設備投入2000元至30000元不等,讓車主自掏腰包很困難,所以大量車主選擇把黃標車當二手車售出處理。”
二是缺乏區域聯動協作,黃標車存在異地轉移現象。長期從事環境監察的亳州市環保局邢化峰說,經過轉手的二手黃標車在城市周邊以及城市間運轉,污染物卻在空氣中散播,造成環境污染。此外,由于黃標車在許多大城市限行,可能導致大量黃標車從經濟發達區域轉移到準入標準低的欠發達地區,黃標車淘而不汰,減排效果打折扣。
三是油品質沒有得到提升,車輛處置不到位,淘汰了黃標車,更新的還是“黃標車”。有專家認為,柴油車國Ⅲ標準造假已是公開的秘密,對黃標車‘封堵’措施再硬,空氣質量卻沒有得到真正改善,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油品問題,導致很多黃標車沒有真正換成綠標車。
有車主指出,從環保的角度,黃標車的處置要按照實際車輛的情況來處置,而非全部報廢,有些車輛沒有超標廢氣排放,就要繼續使用,否則,報廢的黃標車也是環境污染源頭之一。
治理黃標車仍需“多管齊下”
一是建議盡快修改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并將機動車污染防治列入其中,管好汽車生產企業,追堵污染源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高利紅說,目前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對于大氣環境責任的設定比較模糊,規定的處罰力度不充足,難以起到遏制環境違法的效果。
因此,她建議修改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盡快頒布出臺黃標車以及老舊車淘汰的政策法規,將機動車污染防治的一些新政策、新措施、新規定列入其中。同時,汽車生產企業必須按照規定生產、嚴格執行。
二是政府的黃標車治理相關政策更應“接地氣”,引導黃標車車主積極主動參與淘汰工作。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程德安指出,淘汰黃標車措施應“獎罰并重”,加大補貼力度,簡化辦理補貼流程。對“黃標車”報廢更新采取適當補貼措施,在鼓勵補貼政策下,“黃標車”車主會更愿意自覺參與黃標車淘汰工作。補貼標準原則上要讓車主能夠接受,或者開展多種定制化置換形式,盡可能減少車輛更換造成的損失。
三是對“黃標車”進行治理,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大范圍禁止“黃標車”上路,還應加強監管,禁止“黃標車”進入二手市場流通;把住登記準入關,全面停止黃標車異地轉移業務辦理。
專家建議,從國家層面應盡快統一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明確強制執行措施,此外實施區域間聯防聯控,從嚴打擊超標排放車輛。同時,嚴格控制油品品質,多層面把好“源頭關”。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