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2014年10月10日,國家標準委在北京召開了“世界標準日重要國家標準暨國家標準委標志發布會”。會上,國家標準委副主任崔鋼宣讀了國家標準公告,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33項國家標準。由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的《聯運通用平托盤 試驗方法》(GB/T 4996-2014)是本次發布的標準之一,標準將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實施。此次發布的標準涉及健康安全、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社會管理等多個方面。
《聯運通用平托盤試驗方法》(GB/T 4996-2014)國家標準介紹如下:
編制背景
托盤作為物流最基礎的作業單元,在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等物流各環節中起著有效銜接、順暢貫通的關鍵作用,對提高物流作業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也至關重要。我國托盤的循環利用正在引起社會、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重視。
當前,我國托盤保有量總體較大,托盤利用普及速度加快,托盤結構逐步優化,但是標準化托盤占比較低,托盤共用系統建設開展不力,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
聯運通用平托盤的系列標準對標準化托盤的尺寸和質量進行了明確規定,相關系列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是提高托盤利用水平、實現托盤共用的基礎和有力保障?!堵撨\通用平托盤試驗方法》國家標準是系列標準之一,1985年首次發布,1996年第一次修訂,此次為第二次修訂。
標準主要內容
我國現行的“聯運通用平托盤”系列國家標準主要有四個:《聯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聯運通用平托盤性能要求和試驗選擇》、《聯運通用平托盤試驗方法》和《聯運通用平托盤 木質平托盤》。
本標準規定了聯運通用平托盤性能的試驗方法,適用于公路、鐵路和水路的聯運通用平托盤的設計、生產、檢驗及使用。為了確保與國際標準的相互銜接,本次修訂的標準為修改采用ISO 8611-1:2011《物料搬運托盤 平托盤 第1部分:試驗方法》。
標準共分九章,給出托盤主要試驗方法14項,包括:抗彎試驗、叉舉試驗、墊塊或縱梁抗壓試驗、堆碼試驗、底鋪板抗彎試驗、翼托盤抗彎試驗、氣囊抗彎試驗、靜態剪切試驗、角跌落試驗、剪切沖擊試驗、頂鋪板邊緣沖擊試驗、墊塊沖擊試驗、靜摩擦系數試驗和滑動角試驗。以考量托盤及其構件在堆碼、叉舉、貨架存取、吊索提升等不同工作環境的承載能力、抗變形抗沖擊能力以及防滑性能等,確保在整個物流過程中托盤及所承載的貨物不受損壞。
本次修訂的標準為修改采用ISO 8611-1:2011《物料搬運托盤 平托盤 第1部分:試驗方法》,為了確保與國際標準的相互銜接,修改內容包括:
修改了試驗方法的分組方法,修改了“堆碼試驗”的內容,修改了試驗方法在試驗載荷、試驗時間、加載設備結構尺寸及其安放位置、撓度或變形量的測量與評定、試驗次數等方面的內容;新增加了“叉舉試驗”、“墊塊或縱梁抗壓試驗”、“氣囊抗彎試驗”、“靜態剪切試驗”、“靜摩擦系數試驗”和“滑動角試驗”等試驗項目。
標準實施意義
隨著我國木材資源短缺,不同材質托盤數量的增長,托盤結構總體向著節能、環保、循環利用的方向發展。實現托盤的循環共用,即是在一定的區域或某一領域建立運輸包裝物循環共用的網絡及運營體系,進而實現高效物流和資源有效循環,實現商品包裝和物流的集裝化、標準化、信息化和作業一貫化。共用的前提是使用同質量的標準化托盤,本標準即是為了保障托盤的質量,而提出的試驗方法類標準。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研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國托盤保有量約9.1億片,而我國大部分托盤尤其是木質托盤還是一次性托盤,非可循環使用的標準化托盤,究其原因,托盤的尺寸不統一、質量不過關是導致循環使用率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按每片木托盤需要消耗0.05立方米木材計算,即使每年僅生產15000萬片,也需要消耗750萬立方米的木材,對中國這樣一個森林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來說,無疑是個沉重負擔。本標準的發布,與聯運通用平托盤的其他標準相互配套實施,對提高托盤質量、實現托盤標準化,減少資源損耗、實現節能環保和低碳循環提供了科學的實驗依據。
近幾年,托盤的利用率在加快普及,大型超市、連鎖零售企業配送業務中托盤利用呈快速增加態勢,以標準化托盤為單元的物流系統,物流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可大幅度降低勞動強度,節省人力,對物流成本的降低影響已經逐步明顯。據北京某大型連鎖超市配送中心數據顯示,一輛5噸載重量的卡車裝載600個紙箱貨物,托盤裝載時卸貨時間僅需10分鐘,而非托盤裝載時卸貨卻要花90分鐘,作業效率相差9倍之多。
目前,物流行業也在積極推進托盤共用社會化,但由于托盤標準化程度低,我國進入托盤共用系統的托盤僅800-900萬片,不足全國保有量的1%。通過標準化托盤利用,進而在此基礎上發展托盤共用系統,托盤總量可以減少三分之一,托盤壽命可以延長到6至8年。本標準的發布,與聯運通用平托盤的其他標準相互配套實施,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推進托盤共用社會化提供了標準化保障。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