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層面,實施國Ⅳ的時間表有3方面的要素。第一個是油品供應時間,第二是車輛排放達標時間,第三是市場監管時間。在油品供應方面,據我所知,中石油、中石化都能做到按時間表供應合格油品。比如中石油有非常詳細的時間表,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3月25日,在第七屆亞洲發動機排放高峰論壇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化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付興國談道:“中石油目前所有的柴油生產裝置都要在2017年前進行改造,不留一套,以滿足國Ⅳ、國Ⅴ柴油的需求。中石化也是如此。”
標準要在前進中統一
對于油品滯后限制了排放標準升級的問題,付興國有著與主流聲音截然不同的看法。“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國Ⅱ車使用國Ⅴ油,排放能否達到國Ⅳ水平?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他說:“但我覺得油品先行是對的,只是針對車輛的排放控制還需要加強。建議國家在排放標準和燃油質量標準的發布上一定要提前。現在油品標準做到了提前,以前是生產時出標準,而現在,國Ⅳ、國Ⅴ油品標準都是提前兩三年出來的。”
與油品標準提前出臺伴隨的是油品標準實施進度的加快以及主要指標限值的嚴格和提升。“主要是硫含量。從國Ⅲ的350ppm到國Ⅳ的50ppm再到國Ⅴ的10ppm,這與國際最先進的標準基本一致。第二個指標是十六烷值,其要求也在不斷加嚴。”付興國介紹說:“排放標準應該再快一些,這樣經過幾年的淘汰期,就會實現排放控制水平升級的目標。”
此外他還特別指出,汽柴油標準的不統一也制約著油品升級。“我國有個特殊情況,就是國家汽柴油標準和地方的汽柴油標準是并行的。例如,京Ⅴ標準已經實施,而國Ⅴ標準也已經頒布并將在2018年實施。而國家和地方的指標限值不完全一樣,有些地方政府還特別追求這個‘不一樣’,但就是因為這個‘不一樣’,給生產企業的生產、物流帶來巨大影響,進而影響到整個鏈條的供應。”
原油品質影響柴油質量
我們都知道,汽柴油是從原油加工而來的,因此,原油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汽柴油的品質。“我們面臨的一大嚴峻問題就是原油的劣質化。我國每年生產的原油只有2.2億噸,作為石油煉廠,我們最希望加工大慶原油,可大慶原油只有4000萬噸。國外的好原油也很多,但我們拿不到。”付興國解釋說:“2013年,我國共進口2.82億噸原油,在這些進口原油中,高硫高酸的劣質重油所占比例越來越高,這種油在加工過程中對煉廠的要求更高,對加氫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否則不可能生產出清潔汽柴油。”
據了解,在柴油原料來源的構成中,大概46%是直餾柴油,15%是焦化柴油,28%是催化柴油,10%是加氫裂化柴油。其中,只有加氫裂化柴油可以滿足國Ⅳ、國Ⅴ要求,其他都要進行二次加工處理,特別是焦化柴油,需要兩次加氫處理。
“2018年,我們要生產清潔的、硫含量為10ppm的柴油。可再看看我們的原料硫含量,最高的達到10000ppm,低的也有1000ppm。要將這樣的原油的硫含量變為10ppm,那么有些裝置的脫硫率要達到99.99%,這根本做不到。”他進一步介紹說。
在原料的限制面前,付興國提出了3點建議:“首先還是要優化原油資源,要從全球范圍內優選原油資源。原油成本占總成本的92%以上,要做好成本效益最大化。第二是增產柴油餾分。要發展延遲焦化多產柴油、催化裂化多產柴油等技術,多產柴油餾分。中國的煉油工業和美國、歐洲完全不同,我國的原油少、煤炭多,必須把原油‘吃干榨凈’,延遲焦化、催化裂化是最好的手段。第三,發展加氫技術,包括開發新型加氫裂化、柴油加氫改質催化劑、新建或擴大柴油加氫裝置。這也是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投入最大的項目(兩者的投入加起來近1000億元)。同時,中石油擬對18套柴油加氫裝置進行全面升級改造,以達到生產國Ⅳ兼顧國Ⅴ柴油生產的要求。”
煉廠發展需在控制之中
如何管理煉廠,是油品能否得到保障的另一大關鍵問題。“我國的煉廠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且增長很快。目前,我國擁有220家石油、原料油和瀝青型煉油廠。據我們統計,2012年,全國一次煉油加工能力達到6.7億噸,2013年達到7.1億噸,其中,中石化的煉油能力最強,大概有2.6億噸;中海油、中石油共2.1億噸;其余的都是地方煉油廠,這三方‘三分天下’。同時,中石油、中石化加工能力在平穩增長,而地方煉廠的加工能力增長迅速,增長率在兩位數。這是汽柴油質量面臨的巨大挑戰。”
這也是中石油在研究的問題。“煉油廠的主要任務是生產清潔的汽柴油,目前生產清潔汽柴油公認的主要處理方式是加氫處理,所以我們用煉廠加氫處理能力除以一次加工能力得到的百分數來衡量煉廠生產清潔油品的能力。2012年,我國的這一數據為60%。”付興國表示:“嚴格來說,60%的加氫能力是不能全部生產國Ⅳ汽柴油的,必須達到85%以上。目前的情況是,中石化好一些,達到77%;中石油略超60%;而地方煉廠只有36%。”
有意思的是,部分地方煉廠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前一陣我接待了一家地方煉廠,它有150萬噸的加工能力,其負責人表示,該廠能生產國Ⅳ、國Ⅴ汽柴油,可他們甚至連1噸的加氫能力都沒有。我想這是我們今后在合格油品供應上將會面臨的較大問題。”
付興國說:“中石油、中石化在耗費巨資改造柴油生產裝置,但地方煉廠將如何處理原油呢?又靠誰來控制和監管?如果現在不開始做裝置的改造,3年后就無法生產出合格油品。而裝置的改造并非易事,以加氫裝置為例,其最核心的反應器高達幾十米到100多米,制造周期需要一年多,而且還不一定能排得上。此外,還必須要有制氫裝置,這也需要錢。”
市場需求難以捉摸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柴油消費量達到1.9億噸,其中,國Ⅲ柴油1.1億噸,大概占58%;普通柴油和輕柴油為7400萬噸,占39%;國Ⅳ柴油為444萬噸,占2.34%;國Ⅴ柴油為99萬噸,占0.53%。
“這是目前的消費現狀,而煉廠的生產提供能力要遠大于此。”市場的表現讓付興國有些困惑:“北京在供應國Ⅴ汽柴油時,中石油、中石化得到指令后馬上加緊生產,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第一個月的供應量很大,之后卻一個勁兒下跌。我們奇怪,為何北京市場的消費量會越來越小?調查后發現,原來柴油車都是在北京周邊地區加油,然后穿過北京,因為國Ⅴ柴油價格較高。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提供國Ⅳ、國Ⅴ柴油的能力遠高于上述消費數字,但這個市場確實讓我們說不清。”----商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