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工程車事業部檢查員董德友將一張車輛內部交接檢查表放入一臺合格底盤車內。
工程車事業部底盤車交檢合格后需要進入輕商分公司合格區(原二公司合格區)、再發往工程車事業部中轉庫、上裝廠家、倉儲整車物流庫,最后出庫發往市場,由于流程長、涉及的單位多,產品車在流轉的過程中,容易發生外觀損傷或破損件等質量問題,為此,工程車事業部以內部交接檢查表為載體,實施“過手責任制”,明確產品過手即負全責的制度,制止因為不負責任而造成質量問題發生。 筆者見車輛內部交接檢查表上,設定了外觀檢查和性能檢查兩個大項目,每個項目又進行了細分。每個單位在接車時,接車人需要對照交接檢查表對產品車進行全面檢查,如發現問題點,填寫在交接表上,并向上游單位進行確認,返修后在“不良問題記錄”欄中描述,在出庫車輛判定合格(準許出庫)后,由倉儲物流部門匯總不良記錄,上報給質量管理部門,對責任單位實施追賠。
實施“過手責任制”,使產品車在流轉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后可追溯,有效規范了員工的質量行為,提升了員工的質量意識,保證了工程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