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慣例,上海自貿區作為與國境外的通道口,區內貨物可以不受海關監管自由進出自貿區。據報道,上海自貿區成立以后,經貿和投資管理模式將從貨物管理變為企業管理,擴大服務業開放,尤其是金融服務業;在貿易結算、稅收、外匯等方面也將會有優惠政策。
自貿區利好汽車出口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上海自貿區突破了目前的條框,放寬了稅收、外匯使用等政策,有利于國內企業加快海外拓展步伐。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通過上海自貿區,除了能大幅降低進口車價格外,更重要的是對本土車企的出口業務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在他看來,目前我國自主品牌出口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高額關稅。據他介紹,在汽車行業,大部分國家的進口關稅與我國相差不大,目前我國整車進口關稅為25%,零部件為10%。
在此背景下,奇瑞、長城、吉利、上海汽車等大量中國車企都選擇了CKD方式,即向目標市場出口散件,再在當地建廠組裝。“這樣一方面能降低出口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當地的稅收。”崔東樹稱。
分析認為,作為影響出口量和出口價格的關鍵性因素,目標市場的關稅幾何無疑也將成為中國企業是否能在當地向規模化發展的重要關卡。
“因為目前出口企業享有我國的出口退稅政策,在價格上甚至相較于當地市場更有優勢,因此在銷量上升的同時,也會對當地的車企產生沖擊。”崔東樹進一步表示,“倘若這種貿易模式能夠成行,那未來必有更多的企業,以及更大批量的汽車散件出口國外,到時候是否會引起當地的‘反傾銷’還不好判斷。”
“這種模式其實就是小范圍的貿易開放。”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張欣同樣指出,“貿易開放應該是針對雙邊的,作為國內企業加快走出國門的交換條件,對方國家也肯定會有同樣類別的產品進入我國市場,那這些產品是否又會對我國現有的產業造成沖擊?”張欣認為,這種模式的大趨勢是好的,但在實施和推進的過程中必然還存在著諸多博弈與權衡。
無疑,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對于降低進口車價格、利好國產車出口方面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它也會給中國汽車業帶來挑戰。根據上海自貿區的最初設定,將在區內暫時停止實施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有關規定。商務部研究院綜合戰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張莉如是解釋:“上海自貿區將取消外商投資涉及的鼓勵類、非禁止類產業目錄,單設禁止類目錄,只要不在禁止名單目錄內的行業領域,外資即可獲得準入投資資格,這意味著外資進入程序自由化程度更高的同時,對外資開放領域也將逐步擴大。”“對于國內車企來說,這項規定讓很多依賴外資的車企感到‘狼來了’。”
自貿區“牽動”汽車產業投融資
據悉,9月18日上午,上海第二十三批共38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集體獲頒認定證書。外商在滬累計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被刷新至432家(截止今年8月底)。外商地區總部紛紛“落子”上海,正是瞄準了即將掛牌的上海自貿區,期待“搶灘”其中的優惠政策和商機。
11月7-8日,由中國汽車咨詢中心網主辦,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汽車產業俱樂部、嘉之道汽車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汽車產業投融資策略論壇”將在上海隆重舉行。該論壇將就自貿區的設立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展開行業探討,這將是中國汽車行業首次就“自貿區”主題而舉辦的高端、專業會議,據悉,參加本次會議的機構包括整車企業投資基金、跨國零部件企業投資部、國內上市零部件公司、汽車經銷商集團、PE及VC機構、投資銀行、證券及基金投資公司等,另外眾多的汽車零部件公司、新能源汽車及核心材料制造商、后市場企業,汽車電子及車聯網企業悉數參會。
本次論壇上,眾多嘉賓將針對上海自貿區將為汽車金融及出口帶來怎樣的機會與挑戰等話題進行專題演講與討論。由于上海自貿區在金融領域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資源,兩個市場實現跨境融資自由化,因此對汽車金融乃至原本因法律政策不完善開展緩慢的汽車融資租賃業務都將帶來直接利好。同時,上海自貿區或將解決高額關稅問題,除了能大幅降低進口車價格外,更可以對本土車企的出口業務起到巨大推動。顯而易見,上海自貿區的成立將對汽車行業帶來重大影響,值得業界引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