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汽車行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中國早已成為世界汽車制造大國,產銷量連續九年蟬聯全球第一。
回望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有這樣一個企業,他既是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也是民族品牌從弱到強的參與者和領導者。他被譽為共和國的“長子”,汽車業的“搖籃”,他就是一汽解放。1953年7月15日建廠,1956年7月13日出車,一汽早已跨越一個甲子,迎來65歲的生日,而解放卡車也先后締造七代經典產品,走過了62年的發展歷程。“解放”,雖然只是一臺卡車的名字,但它身上罩滿了炫目的光環。讓它從誕生到成長都為世人所矚目,它的每一次進步,都牽動著一汽人乃至全中國人的心,繼而為它歡呼,為它喝彩。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大浪淘沙,始見真金風采。六十余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解放一路風雨兼程,澎湃前行。雖幾經艱難,卻保持常青,以王者氣概,成就英雄榮耀。
有一種車,生來就注定了不平凡,這就是“解放”。剛解放后的中國,處于缺重少輕、沒有成型汽車廠的困難局面。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主席前往蘇聯訪問。訪蘇期間,毛澤東參觀了斯大林汽車廠,他對隨行同志說: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工廠。1950年3月重工業部汽車籌備組成立后,先后到北京、石家莊等地為汽車廠選址,最終確定廠址定在長春。1953年6月下旬,毛主席為一汽題詞“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紀念”。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車制造廠隆重舉行奠基典禮,新中國的第一座汽車廠拔地而起。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
工廠已建,出車在即。這第一輛車叫什么名字呢?工廠由毛主席命名,汽車名字也應主席確定。毛主席說,你們要我起名字,你們可以先提出預選方案來。最終,毛主席從“解放”、“勝利”、“前進”等五六個名字中圈定了“解放”。一汽使用了毛主席為《解放日報》題字“解放”的手寫體。從此,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名字如王者出世,被華夏九州人民銘記。
1956年7月14日,職工歡呼第一批解放車出廠
1956年7月13日,嶄新的第一輛解放牌載貨汽車從生產線緩緩駛下,14日,第一批12輛解放牌汽車在歡聲笑語和雷鳴般的掌聲中徐徐駛出生產車間,這標志著第一汽車制造廠的三年建廠目標如期達到,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慶祝會后,400多名勞模、先進工作者等的坐上新裝配成功的解放牌汽車,組成報捷車隊,與全廠職工見面,驅車向省、市委報喜。全廠職工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廠中央大道,來觀看自己親手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車。許多人撫摸著車上刻著中國字的國產汽車,感到無比喜悅和自豪。人們不斷向車隊拋灑五彩的紙花,沒有紙花的就拿高梁、苞米、谷子往汽車上拋灑。在市政府門前,路被人海堵住了,連一道縫都沒有,只好在維持秩序同志的指揮下,用最緩慢的速度前行。許多人都想坐到車上去, 有的人站在腳踏板上,就連前保險杠上也坐滿了人。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非要坐一下我們國家制造的汽車,當汽車停下來讓她坐一會兒后,她高興地說,我可坐上咱們國家自己制造的汽車了,活得真值個兒。
當中國第一批國產車生產出來時,搞文藝的劉忠激動不已,編了《老司機》的歌詞,請作曲家先程譜了曲。從此經久傳唱,“五十歲的老司機我笑臉揚,……可就是沒見過中國車啥模樣,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國產汽車真就出了廠喲嗬嗬……”
20世紀八十年代初,“三十年一貫制”讓解放卡車步履維艱。由于競爭對手新車的競爭、進口車的沖擊和國內銀根緊縮等方面的影響,老解放市場萎縮,銷量由過去的每月六七千輛下降到兩三百輛,一汽的停車場里不進車不出車,草比人高,當年引以為榮車的海洋如今已經變成斑駁陸離的恥辱。老解放到了非轉型不可的關鍵時刻。1986年春節后第一天上班,耿昭杰廠長將員工召集在廣場開會,整個會場的氣氛十分嚴肅。他將轉型戰役稱之為“愚公移山,背水一戰”。
1986年2月14日,在1號門廣場上召開了盛大的換型改造動員大會
其實,擺在一汽面前的最大困難并不是新車研制問題,而是既要做到不減產,又要不減少收益,即新老產品如何交替生產問題。按照國外的做法,一般都會實行新老產品共同生產的并軌制,即一條生產線試制新產品,另一條生產線仍然生產老產品,這種新產品慢慢取代老產品的方法,也比較保險。但是一汽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一條生產線,只能采取短暫停產,改造生產線,將老產品更換成新產品,即采取“單軌轉換制”,這就增加了風險性。但一汽最終還是做出了單軌垂直轉換的方案。
1986年7月15日,第二代解放卡車CA141成功實現了換型轉產
1986年7月15日,解放CA141完成批量試生產,換型轉產目標順利完成,新車型投產那天,如同29年前一汽建成投產時一樣,當全新的具有80年代水平的新“解放”緩緩駛下自動裝配線時,全廠都沸騰了,數萬職工擁擠在生產線邊歡呼跳躍,許多老汽車人的臉上流下激動的淚水。隨著解放CA141一輛一輛駛下生產線,一汽從此開始了新的歷程。1986年9月29日,最后一輛老“解放”從裝配線上駛下,這輛三十年來累計生產了128萬輛,占到全國汽車保有量二分之一的傳奇車型就此告別歷史舞臺。
1987年1月1日,CA141正式投產,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通過了充滿風險的質量穩定期。1987年7月15日,一汽換型轉產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轉產第一年的時間,一汽就實現了6.2萬輛的投產能力,1988年汽車產量達到8萬輛。這次轉產意義非常重大,不僅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而且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充分展現了一汽人身上蘊藏的那種爭第一、創新業的精神。1987年9月,“解放CA141”被評為國家一等品,并在次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的朱镕基曾說:“一汽換型改造是一個奇跡”,一汽1號門的中央大道上,矗立著一個高5米寬2.5米紫紅色大理石的紀念碑,碑的左上方鑲嵌著一枚做工精致重達一噸的銅獎章,紀念碑莊重地聳立在藍天綠樹之間,記錄著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中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這枚大獎章,或許正是一汽進入新時代的一塊里程碑。王者解放,在結束了“三十年一貫制”以后華麗轉身,重新登上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巔峰!
進入90年代以后,除了軍隊和特殊用途外,國家基本停止了下達指令性計劃的做法,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完全由市場需求拉動。隨著計劃經濟時代的結束,品牌要持續發展就必須跟上市場形勢。
當時的市場,平頭汽車具有視野廣闊、駕駛方便、承載系數高等諸多優勢,已成為汽車用戶追逐的焦點,駕駛室平頭化已經成為發展趨勢,是載貨汽車結構技術參數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標志。市場的選擇是無情的,解放再次面臨著艱巨的考驗。
為了與市場發展趨勢接軌,一汽啟動了平頭柴油車的研制工作,對于一汽來說,開發平頭卡車是全新的嘗試,當時企業最緊缺的是資金。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一汽與青島市政府合作,成立了一汽青島汽車廠,從日本三菱引進了平頭駕駛室模具。柴油機方面,一汽在開發二代車型時已經試制成功了CA6110柴油發動機,大連柴油機廠和無錫柴油機廠也陸續進入一汽,成為了解放卡車的柴油機生產基地。1995年5月,解放正式推出了第三代六噸平頭柴油車CA150PL2,填補了平頭車的空白,并結束了長頭車 40 年一貫制的歷史,從此形成以平頭為主、長頭為輔,長平并舉的格局。
第三代車型下線
90年代中后期,擴大內需促使中重型載貨車市場持續快速發展,一汽也在此時通過增加發動機排量、加重后橋、加厚大梁等舉措,開發出中重型卡車。
1997年7月,解放9噸平頭柴油車CA1170P2K1L2批量投產。該車采用德國道依茨發動機,日本三菱寬體平頭駕駛室,載重量由5噸提升至9噸。同年,解放16噸、30噸平頭重型柴油車試裝成功,從此,解放卡車進入了準重型行列。
除了基本型以外,解放還開發出各種變型車,以產品多樣化適應市場的多元化。比如:滿足煤炭礦石運輸特殊需要的拉煤王和新拉煤王;適應西北地區風沙大、氣候惡劣環境的西北王;在9噸車型基礎上對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承載系統、電器系統優化改進后的巨能王、工程王等。2002年,一汽還針對用戶廣泛選用的工程王、巨能王、西北王,在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后橋這四大關鍵部位進行改進和加強,推出“四大”加強型卡車,解放迎來了第四代車型。
2002年7月15日,解放“四大”加強型工程王卡車下線
從1998年到2004年,解放中重型卡車連續七年取得全國銷量第一、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成績。從2001年開始,解放的中重型卡車產銷量也超過了其中型卡車的產銷量,這成為解放品牌產品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信號。2002年上半年,一汽解放中重型卡車銷售11.2萬輛,超越世界卡車巨頭奔馳和沃爾沃兩大公司的同期銷量,躍居世界第一位。
90年代末,中重型卡車在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遠距離重載物流面前,開始顯得力不從心,重型卡車逐漸成為大宗貨物運輸市場上的的首選,面對這樣的變化,一汽開始著手研發真正意義的重卡,并且首先從大馬力的柴油發動機開始。要知道,當時我國在發動機整體開發水平上落后發達國家20年。
為了盡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一汽曾嘗試過與奔馳合資,在談判中,奔馳開出的條件是只能保留解放原有的銷售服務網絡,合資產品要放棄解放品牌,轉用奔馳品牌,這種條件解放當然不能接受,談判終止。最后,一汽領導毅然決定:“解放”這個民族品牌絕對不能丟棄!整車和三大總成我們全部自己來做!從此以后,一汽在自主發展道路上堅定前行,在競爭對手紛紛選擇合資的背景下,解放堅持自主,成為了中國汽車工業和民族汽車品牌的一面旗幟!
2003年1月18日,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與此同時,在一汽公司化體制改革的背景下,2003年1月18日,在原第一汽車制造廠主題專業廠的基礎上,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緊接著,2003年7月15日,一汽建廠五十周年之際,解放卡車新基地舉行奠基典禮,一個現代化嶄新的汽車生產基地為解放鞏固國內卡車市場的王者地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2004年7月15日,解放第五代產品奧威重卡下線
2004年7月15日,一汽解放自主研發的解放第五代奧威重卡下線。奧威采用奧地利AVL公司提供的技術升級,駕駛室也是全新打造,擺脫了一直模仿日系三菱駕駛室的年代。奧威的問世使解放真正進入重卡市場,其產品競爭力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在國際上不落后于歐洲車型。2005年1月,解放悍威重卡下線。之后,解放平臺自主產品大威、駿威系列卡車相繼投放市場。
與此同時,在開發第五代車型的過程中,為了保持企業的長遠競爭力,一汽在2001年就決定研發新一代產品,啟動了解放J6的規劃和開發。在自主研發解放J6的過程中,一汽共計取得創新技術300多項,申報國家專利197項。2007年7月15日,歷經6年打造的解放第六代重型卡車J6正式下線投放市場,并先后榮獲中國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特等獎,并成為了2009年中國年產第1000萬輛汽車的代表車型!
2007年7月15日,解放J6世界級重卡隆重下線
王者,最終要由市場來檢驗,在瞬息萬變、大浪淘沙的市場競爭中,站得最久、站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在產品結構調整、適應市場發展的進程中,一汽解放也曾遭遇過短暫的低谷,一度被擠出行業前三,市場份額降到只有16.4%。然后,強者恒強,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一汽解放就走出低谷,重回巔峰。2016年,一汽解放重卡銷量重回行業第一,2017年,解放將領先范圍從重卡擴大至中重卡,2018年上半年,一汽解放繼續保持強勁勢頭,累計銷售中重卡16.9萬輛,份額達到21.8%,說解放王者歸來,真是毫不為過!
王者歸來的背后,是一汽解放堅持改革帶來的效率提升。早在2015年,解放就主動對機構進行調整改革,成立了產品管理部,設置品系經理,按品系和車型實現了商品策劃、開發、準備以及制造過程的質量成本控制的一體化,2017年10月,在一汽集團的統籌安排下,通過正式設立事業本部,解放實現了全價值鏈過程(研、產、供、銷)的功能閉環,企業的運行效率再度提升,確保實現解放產品的“準、快、合、領”。“準”就是精準把握用戶需求,將“研發什么生產什么”轉變為“從市場到市場”的有效開發;“快”就是快速應對市場變化,縮短問題解決周期;“合”就是整合開發資源,發揮合力贏得競爭;“領”就是品質技術領先,組合產品引領需求。
2018年4月18日,一汽解放世界重卡J7下線
王者歸來的背后,是一汽解放堅持創新帶來的不竭動力。且不說解放在2018年推出了比肩歐洲標桿、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優的第七代產品J7,且不說解放近年來圍繞用戶需求推出的 “榮耀版”、“領航版”、“質惠版”以及“四季款”、“南方款”、“北方款”、“高原款”等一系列細分市場車型深受用戶好評,且不說解放在智能制造和綠色發展方面加快布局,成功打造了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山東省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等一批高端項目,單單是在汽車智能化發展方面,繼2017年4月首先完成了行業第一次智能駕駛實車演示、10月完成國內首次高速公路L3級智能車輛路試以后,2018年4月18日,一汽解放一口氣發布了包括自動駕駛、智能編隊、無人環衛、智能港口ICV等在內的一系列L4級系列智能車產品及技術,再次讓行業矚目,如今,在智能汽車方面,一汽解放已經是走在了國際的前列!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一汽解放,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